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工作动态 > 要闻播报

柳州市完成交通专项调查,助力交通规划和发展

2021-10-22 18:50     来源:柳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为准确掌握柳州市交通现状及近年来交通发展和变化规律,在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综合交通规划及制定交通政策、交通管理措施中提供决策依据和数据支撑,柳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市区进行了全面的交通调查。交通调查以2020年为调查年,采用入户调查、现场采集数据、大数据信息采集等方式进行数据统计,历时9个月,获得了详实的交通调查数据,与上一次即2013年的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柳州市交通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了评估。

城市及交通发展基本情况。2020年,柳州市区城市建成区面积248.5km2,常住人口252.2万人。机动车保有量74.7万辆(含摩托车),较2013年增加182%,其中小汽车保有量58.2万辆,小汽车拥有量为231辆/千人;电动自行车保有量110.9万辆,较2013年增加105%。

对外交通设施日益完善。近年来新建成衡柳高铁、贵广高铁、三北高速公路、柳梧高速公路等铁路和公路,扩建柳州火车站、白莲机场,市民对外出行更加便捷。铁路2小时可覆盖6个城市,高速公路2小时可覆盖4个城市。白莲机场在飞航线22条,通航26个城市。

城市道路建设成效显著,骨干路网基本成型。现状(不包含巷道等小路)城市道路总长度为1217.6km,较2013年增长619km,增长了106%,含巷道等道路长度为1965.3km,路网密度为7.91km/km2。2013年至今,新增东外环等快速路50.5km,全市快速通道结构基本成型;建成广雅大桥、官塘大桥、白沙大桥,在建凤凰岭大桥;建成北外环北进路立交等12座全互通立交、东环路文昌下穿等26座半互通立交。

居民出行方式变化大。6岁以上居民人均出行率2.71次/日,比2013年下降0.11次/日。步行、电动自行车、小汽车三者出行量最大,占比分别为26.3%、35.4%、25.0%。相对2013年,自行车、摩托车、公交车等出行方式大幅下降,电动自行车、小汽车出行方式逐年增加。

平均出行距离和出行时耗有所下降。随着城市路网、商业等服务设施不断完善以及区域职住平衡得到提升,居民平均出行距离和出行时耗均有所下降,平均出行距离为4.65km,比2013年下降0.16km;平均出行时耗为23.86分钟,比2013年下降了2.06分钟。小于5km的通勤比重为73.2%,与南宁、湛江等同类城市相比处于较高的水平,柳州市就近职住、绿色出行,幸福通勤指数较高。

道路整体运行状况良好,拥堵区域集中在内环以内。市区高峰期主要道路平均运行速度29.2km/h,服务水平为C级,处于较好水平。城市交通早高峰小时在7:30-8:30,晚高峰在17:30-18:30,内环以内区域拥堵较严重,并有向外拓展的趋势,高峰期严重拥堵的路段主要有壶东大桥至壶西大桥及潭中西路、文昌大桥、弯塘路、滨江东路(壶东大桥以南)、河东大桥等。高峰较拥堵道路由2013年的27km增加至2020年的67km。

停车位规模大幅度提升,但停车结构不合理,居住区夜间停车难、出行停车难等问题严峻。中心城区有小汽车停车泊位69.1万个,是中心城区小汽车保有量的1.3倍,满足规范要求。停车位分布不均衡,供需不匹配,老城区老小区缺口严重,新区新小区车位富余;对公众开放停车位规模偏低(不到30%),路外公共停车位缺乏,停车难问题依旧突出。

柳州市交通专项调查及交通规划实施评估成果相关数据和调查结论能够较好地反映出柳州市交通现状情况及存在问题。今后在开展各类专项规划编制及制定相关政策过程中,将充分运用交通专项调查数据及交通规划实施评估结论,使规划和政策对城市发展建设更有效指引。结合柳州市城市定位、外部发展环境、自身产业发展优势及需求、工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等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柳州市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区域交通发展战略。在城市内进一步完善城市干道结构性优化提升,落实各等级道路网规划建设。结合城市更新,对区域内路网进行合理规划布局,提高项目的可实施性,促进路网建设与城市发展相匹配。加快内环路快速化规划研究并开展拥堵节点的渠化设计,同时加强智能交通的研究和应用,提高城市主要通道和重要交通节点的通行能力。针对停车等静态交通系统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下一步按照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发布的《关于推动城市停车设施发展的意见》,开展相关停车专项规划和研究,推进停车设施规划和建设。


文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