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柳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积极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推出“柳州看地云”平台应用,优化详细规划用地兼容弹性管控要求,奋力推进柳州市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制造强市,推动我市土地供应打下坚实基础。2025年供应市本级产业用地面积约706.29亩,其中,已供应混合产业用地面积约285亩,有效保障我市新产业新业态用地需求。
规划先行,服务城市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结合项目落地实际需求,启动柳州市2024年度市辖区城镇开发边界局部优化调整工作,按照“总量不变、分步实施、局部优化”的原则,调整项目34个,调入总面积约316公顷,释放了约4740亩(316公顷)建设成本较高、难以开发利用地块,盘活了约3975亩(265公顷)近期可开发建设的产业用地,并将3200亩(213公顷)预征地纳入城镇开发边界内,为发挥规划对城镇空间发展的管控引导作用产生积极作用。同时,积极开展规划数据库更新,通过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系统功能,推出“柳州看地云”服务平台,优化土地资源供给方式,科学支撑项目选址;开展详细规划编制和修改完善。目前,柳州市中心城区已初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规划覆盖,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调整、环境保护、统筹城乡一体化等提供了强有力的规划支撑,强化了法定规划对城市建设发展的约束和管控作用。
创新为魂,落实自然资源和规划要素保障。结合《柳州市混合产业用地供给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优化详细规划用地兼容弹性管控要求。探索在详细规划编制阶段根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明确的中心城区空间规划结构、功能分区,合理确定片区主导功能、定位要求与特色亮点,采取主导功能管控方式推动地块复合利用。在规划实施阶段支持地块使用性质兼容,地块主导功能与经批复实施详细规划用地性质一致的,视为符合详细规划管控要求。此举为推动柳州市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多重支撑,为完善混合产业用地制度积累经验,持续激发工业经济发展活力与创新动力。
精准施策,提高审批“高效化” 管理“精细化” 。印发实施《柳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办事指南》《柳州市<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豁免项目清单》,以精准施策的“减法”换取审批效率的“加法”和城市活力的“乘法”,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和政务服务水平。同时,完成对中心城区工业用地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和停车位配比等管控指标调整工作,该指标调整结合产业发展需求进行优化完善,标志着柳州市工业用地管理向“精细化”转型,将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空间保障和要素支撑。
作者:陆书飞、朱扬斌 编辑:欧君 审核:张定发、覃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