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启航)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多规合一”改革重大部署,推动建立市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柳州市编制了《柳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并于2024年1月24日获得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5月28日上午10:00,柳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文昌会议中心新闻发布厅召开解读《柳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新闻发布会,介绍《规划》的编制背景、主要内容、特色亮点等相关情况,《在柳州》App正在进行图文直播,敬请关注!
【10:00 更新】发布会正式开始
柳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 雷道理
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莫春燕
柳州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 刘金波
柳州市发展改革委四级调研员 黄薇
柳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总规划师 王聪主持发布会
【10:05更新】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雷道理作新闻发布
从三个方面向大家简要介绍《柳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相关情况。
第一,《规划》编制背景和过程。
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部署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将“多规合一”列为改革重要任务之一。2019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明确要建立全国统一、责权清晰、科学高效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全面开启了我国空间规划系统性、整体性和重构性改革。
2019年6月,我市正式启动《柳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编制工作,及时成立了以市委、市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国土空间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负责统筹协调全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相关工作,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牵头组织编制《规划》。工作开展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进,全市上下一心,各级各部门一盘棋参与规划编制工作。在全面深入的专题研究和调研分析基础上,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历经百余次上下、平行对接衔接,并通过规划公示、部门审查、专家论证等,最终形成了“一套文本、十五专题、一张底图、一个平台、若干文件”的规划成果。《规划》先后经过市规划委员会、市政府常务会、市委常委会、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按程序逐级上报至自治区,于今年1月24日获得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批复。
第二,《规划》主要内容。
《规划》由五大板块组成,共十三章:第一章至第三章,分析了我市国土空间的现状基础与发展形势,明确了我市“国际通道的核心枢纽、战略支点的实业引擎、重要门户的开放高地、生态宜居的山水名城”的战略定位以及“广西副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现代制造城、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广西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城市性质,提出了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与修复的战略目标和任务。第四章至第七章,以“三区三线”为基础,以主体功能区战略为统领,提出构建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的市域“一核三轴四区”的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总体格局,统筹优化农业、生态、城镇布局。第八章为中心城区规划,构建了显山露水透绿,山水城共融共通,分片组团式可持续发展的“一心两翼、一主三新、山水连城”城市空间结构。第九至第十二章,提出构建“一带两区多园”城乡产业空间新格局,打造山水风貌独特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完善交通、水利、能源、综合防灾减灾、新型基础设施等安全绿色支撑体系,构建内外联动、合作共赢的区域合作格局。第十三章,明确了规划管理和实施保障等内容。
第三,《规划》主要特色亮点。
《规划》融合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的主要内容和空间管控要求,是我市首部“多规合一”的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对于落实国家、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指导约束县乡国土空间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编制具有承上启下、统筹协调作用。《规划》是我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实践成果,具有“四高一多”的特色亮点:
一是筑牢空间底线,坚持高水平保护。《规划》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按照“安全、繁荣、宜居、独特”理念统筹划定“三区三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筑牢我国南方重要生态屏障。科学划定洪涝风险控制线和历史文化保护线等底线红线,落实战略性矿产资源等安全保障空间,全面锚固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二是强化要素保障,支撑高质量发展。《规划》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重大部署,制定“锁定总量、盘活存量,加大流量,用好增量”的土地利用策略,推动“人—地—产”协调,多渠道拓展建设用地空间,切实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促进城市内涵式发展。规划服务生产力发展,整合产业用地布局,优先保障11个国家级和自治区级产业园区的用地空间,服务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支撑我市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三是坚持人民至上,创造高品质生活。《规划》围绕建设广西副中心城市,着力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城市活力和城市形象,满足市民多元生活需求,构建市级中心、片区级中心、社区中心3级公共服务中心体系,以“15分钟生活圈”为基本单元,统筹十一类基本公共服务功能与公共活动空间均衡布局,为市民打造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是延续城市文脉,彰显多维度魅力。《规划》以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丰富的历史遗存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基点,加强历史文化和风貌特色保护,划定历史文化保护线,保护传承利用各级各类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山水人文交融的魅力柳州,保护古城山水环境、空间格局和工业文化遗产,构建“一核三区五廊多节点”的魅力空间格局,塑造独具自然山水、历史文化、民族特色的自然人文魅力网络和空间。
五是践行全周期管理,强化高效能治理。结合规划编制同步构建全域、全要素、全过程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实施监督信息系统,横向打通内外部业务,纵向统筹“市带县”建设,形成涵盖20余个部门1200余个专题图层的二三维一体化规划“一张图”,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评估预警机制,跟踪规划实施监督管理全生命周期,推动自然资源数字化治理能力提升。
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加快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实施,统筹推进相关专项规划工作,深入完善“一张图”系统功能,加快形成“全生命周期”实施监督体系,全面构建柳州市“三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为我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制造城,打造广西副中心城市,全力谱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壮美广西柳州篇章提供坚实的空间支撑和规划保障。
【10:15更新】答记者问
柳州市广播电视台《柳州新闻》记者提问:坚持底线思维是本轮国土空间规划的一个重要特点,《规划》中统筹划定了柳州市的“三区三线”,请问这项工作对柳州市有什么作用意义?
柳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 雷道理:
“三区三线”是构建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的重要支撑,是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核心内容。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划定“三区三线”,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三条控制线是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
我市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确定耕地保护目标不低于373.01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332.70万亩,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2382.31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内新增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为93.82平方千米。在夯实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基础上,妥善解决了500余个近期拟实施的建设项目涉及永久基本农田问题,为700余个市级以上重大项目提供坚实的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实现既保护好粮田,又保障建设发展的目标。
科学划定“三区三线”,对于加快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国土空间格局具有重大意义。一是保障粮食生产的安全根基,落实国之大者根本要求;二是有利于保障我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三是在保障发展空间的同时,防止城镇无序扩张,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南国今报》记者提问:《规划》在城市性质定位中,提到了柳州市的性质定位之一为“广西副中心城市”,请问柳州市将如何推进该目标的落地实施?
柳州市发展改革委四级调研员 黄薇:
推动柳州建设广西副中心城市是广西重要战略决策,是自治区支持柳州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规划》落实自治区重大决策部署,提出加快打造广西副中心城市,增强区域辐射带动能力。
一是助推新型城镇化,构建集约高效的城镇空间。紧紧围绕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构建“一主两副三轴、多点支撑”的城镇空间格局,合理引导人口向中心城区集聚,强化中心城区核心带动和服务外溢作用,建设城区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Ⅰ型大城市。聚力打造一批经济实力雄厚的重点城镇,规范特色小镇发展,形成分工合理、层次清晰、规模适度的城镇体系,推动城镇空间集约高效发展。
二是强化资源保障,打造高端智造的工业名城。构建“一带两区多园”的现代产业空间新格局,强化产业带动,打造广西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资源要素向智能制造产业集群集聚,加速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切实提高园区资源产出率和综合竞争力。
三是提升城市品质,打造均等化的城乡生活圈。加强城乡公共服务资源的合理调配,市域范围内构建都市生活圈、乡镇生活圈,中心城区内划定社区生活圈,三级城乡生活圈共同推进公共服务设施的城乡共建共享,促进城乡公共服务设施资源的优化配置。
四是优化资源配置,建设强核提质的中心城区。科学完善城市功能,强化城市空间特色,提升城市空间品质,推动形成城市空间疏密有度、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舒适、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国土空间布局。围绕建设广西副中心城市,重点打造科研教育、商业娱乐、文体旅游等城市服务功能板块,形成有区域影响力的城市功能中心,着力提升城市综合能级,增强区域发展带动能力。
五是深化区域协同,打造重要门户的开放高地。构建内外联动、合作共赢的区域合作格局,东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战略腹地,北联长江经济带,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纵向推动与南宁、桂林市协同发展,横向加强与西江流域沿线城市协同发展,推动通道、产业、商贸、物流深度融合。强化柳州核心引领作用,辐射带动河池、来宾市等桂中地区协同发展,打造全区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柳州日报》记者提问:请问对于柳州市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制造城,《规划》提出了哪些保障措施?
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莫春燕:
《规划》提出深入实施工业强桂战略,紧密围绕建设广西副中心城市、工业龙头城市,积极发挥产业优势、区位优势、交通优势,科学谋划产业空间布局,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成现代制造城,具体实施保障措施分以下四点:
一是优化产业空间格局。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三柳交通轴为产业纽带,以城乡产业集聚为基础,统筹市域城乡发展,构建特色鲜明、错位发展、相互协调的“一带两区多园”产业空间新格局。“一带”即三柳产业联系带,依托焦柳线、三柳高速等交通廊道,紧密联动南北产业经济区。“两区”即北部生态特色经济区和南部现代都市经济区,北部生态特色经济区发挥生态和资源优势,壮大特色生态产业;南部现代都市经济区以促进产业升级为主要目标,重点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优化升级现代服务业。“多园”即以全市11 个产业园区为主引擎,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和发展能级,引导优势产业向园区集聚,推动产城融合发展,构建各具特色、差异竞争、富有活力的工业发展新格局。
二是保障工业用地需求。新增空间资源重点向各类产业区倾斜,为保障工业用地总规模,在中心城区范围内划示工业用地控制线,划示面积155平方公里,为柳州市加快汽车、钢铁、机械“老三样”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发展,努力破局柳州第四大支柱产业、培育柳州工业的“新三样”预留充足用地空间。
三是引导工业用地向高效化升级。《规划》明确柳州市进一步深入推进工业项目“标准地”改革,实行工业用地供地量与节能减排、投资额、产出效益等指标挂钩,提高单位土地开发强度和产出效益。鼓励工业园区建设多层标准厂房,推动工业用地原址升级改造、扩容增效,淘汰落后产能。系统规划盘活存量土地,合理确定低效工业用地整治范围和目标,促进工业空间结构优化、集约高效。
四是推进区域产业协作。将柳州市定位为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的重要节点城市和物流枢纽城市,东融粤港澳大湾区,加强与大湾区产业融合、互补及联动发展,北联长江经济带,加快引进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项目,积极融入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轴,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强化与南宁、桂林市产业合作有效对接互补,提升产业上下游配套合作能力,推动南柳桂协同发展,强化柳州核心引领作用,辐射带动来宾、河池市等桂中区域协同发展,打造区域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柳州市融媒体中心(柳州市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记者提问:《规划》中提出了柳州市将完善支撑体系,建设安全便捷的基础设施,请问在综合交通运输通道建设方面有什么具体的措施?
柳州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 刘金波:
《规划》提出落实广西构建“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等要求,重塑交通物流优势,加快对接交通强国建设,更加主动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采用枢纽提级、全域发展、骨干支撑、绿色优先的交通发展策略,加快构建互通两广、通达港澳、链接东盟、衔接“一带一路”、江海铁联运的综合交通运输通道网络。综合交通运输通道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实施措施。
一是完善对外综合运输策略。托国家和自治区综合立体交通网的布局,以柳州市“一主两副三轴、多点支撑”之间连接通道为基础,以中心城区综合交通网主骨架为核心,强化“出国出省出市”通道联通,增强中心城区对外辐射带动力,构建“1横2纵”综合运输通道,形成“3出国4出省6出市”对外联通格局。
二是构建高效立体交通网。依托高速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网络,加快柳州对外综合运输通道建设,促进交通通道向综合、立体化发展,减少对空间的分割,提高国土空间利用效率。高速铁路网络方面,融入国家中长期高速铁路网络,在既有衡柳线、柳南客运专线等的基础上,保障南宁经桂林至衡阳新高铁(衡阳至柳州段)、柳州经贺州至永清广高铁联络线、柳州至河池城际铁路等建设空间需求。普速铁路网络方面,在既有湘桂线、黔桂线、焦柳线的基础上,保障柳州经梧州至广州铁路(柳州至梧州段)、湘桂铁路柳州枢纽扩能改造工程、黔桂铁路增建二线工程、柳州经贺州至韶关铁路、涪陵至柳州铁路等建设空间需求。水运方面依托西江黄金水道尤其是平陆运河—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的作用,保障都柳江—融江(省界至柳州)航道整治工程、西南水运出海北线通道融江麻石浮石古顶大埔船闸工程、柳江红花枢纽至石龙三江口Ⅱ级航道工程等建设空间需求,促进桂中地区经济腹地与平陆运河经济带的有效衔接,全面打通西南水运出海北线通道。
三是完善综合交通枢纽布局。构建“层次清晰、功能明确、覆盖全面、集疏高效、换乘便捷”为目标,构建“综合型—普通型”两级客运枢纽体系,形成“3+N”的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布局。3个综合型客运交通枢纽分别为火车站—汽车南站综合客运枢纽、柳州东综合客运枢纽、白莲机场客运枢纽;N个普通型客运交通枢纽包括香兰北综合客运枢纽、沙塘客运站、柳江客运站、阳和客运站、融安县综合客运枢纽、融水汽车客运总站、融水水东客运站、三江综合客运枢纽站、三江汽车客运站、柳城县客运站、鹿寨汽车总站、鹿寨东站等。
《柳州日报》记者提问:国土空间批复后,如何更好地进行管理和服务,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柳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 雷道理:
规划的生命力在于实施,要将国土空间规划的蓝图变为现实,就必须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从落实主体责任、强化规划传导,实现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方面保障规划落地实施。
一是落实全市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国土空间规划管理主体责任,强化规划严肃性,规划一经批复,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随意修改、违规变更,防止出现换一届党委和政府改一次规划的现象,做到一张蓝图干到底。
二是强化规划传导,以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统领,完善“三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通过指标控制、分区传导、底线管控、名录管理、政策要求等方式,将《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空间格局、重大任务等主要内容在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中逐级传导落实。建立空间类专项规划编制目录清单管理制度,指导国土空间相关专项规划在总体规划的约束下编制,统筹保障各专项领域的空间需求。
三是实施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建设形成坐标一致、边界吻合、上下贯通的全市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现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监督等全过程在线管理。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动态监测评估预警机制,按照“定期体检、五年一评估”要求,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评估预警机制,实现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
【10:30更新】
发布会到此结束,更多资讯请关注《在柳州》App报道。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