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内容:
关于恢复龙王殿,打造柳州龙文化民俗传统历史街区,提升民俗文化品牌效应的建议
一、基本情况:
龙王出游是柳州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寄托了柳州各族人民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愿望。2020年12月,“柳州龙王出游”成功列入第八批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历年来,龙王巡游活动盛况空前,参与人数逐年攀升,从最初的数千人到如今的数万人,活动影响力不断扩大,已成为柳州市民及游客翘首以盼的文化盛事。
二、存在问题和困难:
龙王巡游活动的核心元素——龙王却居无定所,被临时安置在简易的施粥棚内,施粥棚作为临时性建筑,难以满足常态化展示需求,无法长期承载龙王这一重要文化符号,不利于龙王文化的深入传承,与活动所展现的传统韵味和文化内涵不相符。同时,简易的施粥棚与八龙现江浮雕、西来寺古刹等沿江景观形成强烈反差,影响了整体景观效应,也影响游客的文化沉浸体验,活动后87%的游客反映存在“文化场景碎片化”问题。
三、建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升柳州柳江沿岸整体景观效应,促进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建议进行“古建新生”,确保与现有景观的形制协调、文化呼应:
(一)恢复龙王殿,构建一殿一壁一寺文化中轴。
建议在铁桥边的小广场重修一座古建筑风格的龙王殿,龙王殿的设计应与周边的八龙现江浮雕、西来寺等景观相协调,体现传统建筑的美感和韵味。
(二)打造柳州市龙文化民俗传统历史街区。
在龙王巡游活动地点旁,即西来寺至铁桥头这一段区域,打造柳州市龙文化民俗传统历史街区(以下简称“龙文街”)。这段区域已有八龙现江浮雕这一标志性景观,建议在此基础上加入更多的龙文化元素,促进柳州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希望有关部门能够给予重视和支持,共同推动这一文化项目的实施和发展。
柳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对柳州市第十五届人大第六次会议闭字第3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xx代表:
你们在柳州市第十五届人大第六次会议提出的《关于恢复龙王殿,打造柳州龙文化民俗传统历史街区,提升民俗文化品牌效应的建议》(闭字第3号)收悉,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交由我单位牵头办理,城中区政府、市发展改革委、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协办。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代表建议中提及的“柳州龙王出游”已于2020年列入第八批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拟通过建设古建筑风格的龙王殿,用于举办与龙王文化相关的活动,弘扬和传承非遗民俗文化。因此,该龙王殿宜按照文化类建设项目开展相关研究。同时关于柳州龙王庙的历史记载,经查阅相关资料,历史上在我市的龙王庙一般为中小型庙宇形制,如考虑以恢复龙王庙形式开展相关重建工作,需进一步对该历史文化进行充分考证和研究,合理确定新建龙王殿的建设形制、规模等,以准确展示地方风土文化。
另外,建议中提及的龙王殿项目拟选址于“铁桥边小广场”,现状用地局促,地形高差较大,并处于铁桥、铁轨和城市支路交叉口地带,靠近城中水厂和现状居民楼,因此需对在该处建设龙王殿工程项目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论证,以确保安全。鉴于该区域还处于我市城中半岛沿江、桥头区域,属我市重要景观地带,新建建筑的体量、规模等需结合城市天际线、沿江建筑景观界面等进行充分研究。同时,该区域建筑密集,并分布有现状住宅楼,需结合日照分析论证新建建筑体量对周边建筑的影响,确保现状住宅楼的日照、通风、采光满足规范要求。涉及重要地段、影响较大的建设项目,还需完善选址、规划方案,经专家论证并征求公众意见后按程序上报规划委员会审议。
综上所述,举办柳州龙王出游民俗活动对传承和弘扬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关于“恢复龙王殿,构建一殿一壁一寺文化中轴”“打造柳州市龙文化民俗传统历史街区”等建议,需由建设单位进一步完善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论证,并结合发改、住建、民宗、文化、教育、水利等部门相关政策,按程序开展项目立项、选址、方案设计等工作。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你们对我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的关心支持。我局也将结合单位职责,积极推进相关人大代表建议的落实。
柳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5年7月7日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