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项工作 > 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柳州市“九个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1-11-05 10:00     来源:柳州市民宗委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柳州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民族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加快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动各族群众增收致富,民族团结的基石更加牢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深入人心。

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的“柳州机制”。市委坚决担起民族工作主体责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统筹谋划和推进新时代柳州民族工作,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全市上下“一盘棋”的民族工作格局。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因势因时调整工作重心,将一切重心向主线优化、一切举措向主线发力、一切力量向主线聚集,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帮一级、级级有任务、层层抓落实、成果共分享”的局面,全面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特别是把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与柳州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制造城等中心工作同推进、同落实。成立了市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资源和力量开展创建工作,各级各有关单位做到了创建工作机构、人员、经费“三落实”。加强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选拔,实施“少数民族干部培训工程”,着力建设高素质民族地区干部队伍。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开展全市创建工作大督查和互观互学活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调动。

二、坚持思想领引,构建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大宣教工作的“柳州方案”。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作为各级党委(党组)开展理论学习重点内容,作为开展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点内容,有力推动全市广大党员干部持续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双语百姓宣讲活动,利用天气预报和气象预报“大喇叭”开展宣传。全覆盖开展创建工作,广泛弘扬民族团结进步的价值理念,各族干部群众“五个认同”更加坚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自觉。  跟党走  “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全市各族人民铭记历史、感恩奋进。健全常态化教育机制,充分发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载体作用,切实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深入挖掘柳州各民族团结奋斗、守望相助等“一起走过”的历史经验,创新宣传方式方法,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更加鲜活、立体。把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习教育纳入全市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干部培训教育、基层党组织学习和各级各类学校思政课的重要内容。建立“柳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教育基地”,聘请专家,提供决策参考和智力支持,举办党政机关干部牛年第一课《感党恩、跟党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市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开课率达100%。向全市各族同胞发出创建公开信,设计创建标识(LOGO),开通了56路“石榴红”民族团结主题公交专线。编制一批民族团结进步学习读本、宣传手册、海报、宣传短片(微电影)、宣传视频和《民族团结美景如画》歌曲,编排了柳州地方特色的鼓板表演《中华民族一家亲》节目。在媒体开设专栏,开展“感党恩

三、坚持文化浸润,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形成“柳州特色”。大力弘扬时代精神,广泛宣传全国脱贫攻坚奖获得者、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杨宁等坚守初心使命、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积极奉献的典型事迹。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广泛宣传柳州援鄂医疗队员的英雄事迹,讲好抗疫故事,邀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龙昌秀在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启动仪式上讲述自身事迹,为全市各族人民建设美好家园提供有力的精神动力。依托本地资源,打造好柳宗元等历史文化品牌,引导各族群众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组织开展乡村广场舞、地方戏曲汇演、体育比赛、全民阅读、文艺培训、送文化下乡等活动,全市坚持开展中华经典诵读讲写活动的学校有300多所,戏曲进校园活动覆盖率达100%。注重展现柳州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生共享等“一起生活”的现实经历,民族舞台剧《白莲》、民族音画《八桂大歌》和舞蹈诗《侗》登上国家大剧院。构建各民族文化交融平台,“三月三”山歌节、三江侗族多耶节、融水芦笙斗马节等成为柳州各民族群众“大交往、大交流、大交融、大团结”的盛会。2020年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夜话柳江》成功开演,以震撼的方式展现柳州各族人民的文化自信,传递着柳州各族儿女对党和国家的无限深情和美好祝愿。举办了“千把芦笙闹龙潭,千人多耶唱和谐”等系列活动。来自新疆的同胞买买江在柳州开维式烧烤店,店前时常跳起新疆舞。“鱼峰山下对山歌,雀儿山脚吹芦笙,龙潭公园跳多耶,各族居民打油茶”,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进心灵共鸣。

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夯实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柳州基石”。始终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地区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坚定“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信念,共创各族群众美好生活。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1000家,拥有一汽、东风、上汽和重汽四大汽车集团的整车生产企业。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着力点,累计投入各类财政资金163亿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市民生支出占比持续保持在80%以上。近年来,持续加大对少数民族聚居区重大民生工程投入,实施少数民族村寨火灾隐患综合整治工程让689个村寨直接受益,20户以上自然屯实现硬化道路全覆盖;在全国率先推行贫困县及民族乡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免费午餐工程,通过“县属轮教”有效解决民族地区师资不均问题;扎实开展健康柳州建设,医联体改革的“三江模式”“融水经验”得到国家有关部委的高度肯定,86个乡镇均有标准化卫生院,所有行政村均已建成标准化村卫生室。柳州成为国家首批产教融合型建设试点城市,拥有中高职院校9所。民族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个民族乡国内生产总值近5年来由6.48亿元增加到11.45亿元。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连续16年上调基本养老金,城乡低保标准持续提高,获评为全国第四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优秀城市。柳州地表水环境质量全国第一,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6.7%,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6.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88平方米,市区公园面积超过2000公顷,柳州成为广西首批公园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民生事业的持续发展,民生保障的不断完善,让全市各族群众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更加发自内心地爱祖国、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五、坚持互通共融,打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柳州样板”。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推动形成了各族群众经济上帮扶互助、产业上共同发展、文化上交融互鉴、民族节日同欢共庆的良好局面,各民族之间通婚十分普遍。切实把民族事务治理作为基层治理重要组成部分,在社区广泛建立民族工作服务站和民族团结之家。支持社团组织发挥作用,积极举办交流活动,吸引各族群众共同参与、增进感情。启动创建全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示范市工作,健全机构、强化管理,全市中小学校向进城务工各族群众的随迁子女敞开大门,企业广泛参与创建,为各民族群众提供均等的学习和工作机会。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柳州市的普通话普及率达到93%,高于全国全区水平。开展“双语双向”活动,拉近干群关系,增强少数民族群众自我发展能力。特别是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开展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加深入,全市民族团结和睦局面得到进一步巩固。

六、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构建安定和谐治理有效的“柳州模式”。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增强团结的核心问题,就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在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深入践行共享发展理念,确保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充分发挥柳州工业城市的优势,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加大少数民族聚居区扶持力度,全面带动民族地区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民族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如期兑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立足资源禀赋、发展条件等实际,发展特色农业种养等产业,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稻渔综合种养“三江模式”被全国推广。特别是近年来打造的柳州螺蛳粉产业,年销售收入近110亿元,通过这一产业,引导县区尤其是融安、融水、三江积极发展豆角种植、螺蛳养殖,为各族群众创造了30万个从业和就业岗位,帮助5500多户贫困户、2.8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去年以来,柳州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在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上取得了伟大历史性成就,现行标准下全市43.37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其中就包括了35.63万建档立卡少数民族贫困人口,融水、三江两个自治县贫困发生率分别从2016年初的28.53%、25.22%降至0,实现脱贫摘帽,贫困县、贫困村面貌和贫困户生活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消除了区域性整体贫困,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

七、坚持依法治理,探索全面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水平的“柳州路径”。抓好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教育,全面落实《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民族工作有关政策法规,通过行使地方立法权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依法有效保障各族群众的合法权益,近三年未发生涉及民族因素的事件和案件。持续推进基层民族事务治理常态化,与湖南、贵州有关市、州建立省际边界民族地区人民调解机制,推动基层民族事务治理重心下移,在民族地区法院、司法所实行“双语”服务,健全民族宗教工作三级网络建设,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推进平安柳州建设,成功创建全国无禁毒示范市,推动社会治理向基层下移、向基层赋权,不断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探索建立了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和激活群众内生动力、发挥主体作用相结合,将开展多形式的民族文化交流、节庆活动与促进交往交流交融相结合,将依法治村和民主管理相结合,将宣传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开展为民谋福祉相结合的“四个结合”工作机制,推动基层党建与民族团结进步同步推进、同步落实、同步见效,真正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到每一个基层党组织、落实到每一名位基层干部中,民族地区治理能力显著增强,党在民族地区的执政根基得到有效巩固,各族群众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中坚定了对党的信心、对党的认同,感党恩、听党话、永远跟党走。

八、坚持“强基固本”,培塑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长效机制的“柳州品牌”。不断扩大创建工作覆盖面,把创建工作和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结合起来,健全支持参与机制,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创建、共享成果。分门别类突出重点、规范标准,强化主体责任落实,按照“一进一品牌”模式加强指导,各领域创建工作质量和水平有效提升。根据国家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七进”的要求,创新了“进窗口单位、进景区、进两新组织”。按照“一进一品牌”模式推进“十进”活动常态化。进机关突出“做表率”,进企业突出“聚合力”,进社区突出“强服务”,进学校突出“入头脑”,进乡镇突出“惠民生”,进连队突出“鱼水情”,进窗口单位突出“树形象”,进宗教活动场所突出“重引导”,进景区突出“促三交”,进两新组织突出“群众性”。坚持民族地区与散居地区并重、农村与城市并重、机关事业单位与社会各行各业并重,一产与二三产并重,抓基层、强基础,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打造了一批示范带、示范长廊、示范群,形成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扩面的创建格局。进一步整合资源力量联创联建,做到抬头可看见、随手可以学、处处能感受。目前,全市共有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8个,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26个,10个县区中有4个县区获全国、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命名。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355个、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73个。在2020年广西民族团结进步专项绩效考核中,柳州市排名第一。各示范单位创建工作特色鲜明,各族干部群众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具有共同愿景和一致追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亮点突出、成果丰硕。

九、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在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中彰显“柳州担当”。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推动各级党委认真履行主体责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为广西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做出柳州贡献。常态化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全面持久深入开展,着力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不断完善组织领导、绩效考核、表彰激励等制度。重视培养和用好少数民族干部,努力建设“四个特别”的民族地区干部队伍,持续强化组织保障。


文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