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项工作 > 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2023-03-03 17:03     来源:《当代广西》2023年第5期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一文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这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确立了和睦相处的“家规”、和衷共济的“家教”、和谐发展的“家风”,展示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新境界。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在我们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各民族的团结直接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我们要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形成共同致力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

  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五个认同”。“邦畿千里,维民所止。”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各族先民胼手胝足、披荆斩棘,共同开辟了祖国的锦绣河山。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形象地说,就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人心所归,惟道与义。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把民族平等作为立国的根本原则之一,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开辟了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的新纪元。为切实维护少数民族权益,全国共建立了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要引导各族人民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画好同心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健全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宣传教育的制度机制,不断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坚持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的民族工作重要原则,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让56个民族、14亿多人紧紧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加强现代文明教育,深入实施文明创建、公民道德建设、时代新人培育等工程,引导各族群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不断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身份的认同和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认同。

  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重视民族理论研究,注重对民族工作实践进行理论总结,是我们党做好不同时期民族工作的一条重要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不断丰富和发展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性问题研究。”中央统战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体系建设的意见》也明确提出,要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体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形成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必须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着力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提供有力学理支撑,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要把握研究重点,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研究,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中华民族史、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重大现实问题等研究,从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等层面阐释各民族是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涉及面广,知识体系交错关联,需要鼓励多学科共同参与、同向发力。要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学、政治学、历史学、人类学、考古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开展综合研究,形成多学科相互支撑、互为补充的局面。同时,优化学科设置,构建适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新实践,推动各族人民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

  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中华文化的基础要素和鲜明标志,是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繁荣的重要载体,是56个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共同纽带,书同文、语同音才能更好促进人同心。因此,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民族地区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需从基础教育抓起,加强民族地区各级各类学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在中小学全面推行使用国家三科统编教材,有序推进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此外,根据我国部分民族地区农村群众普通话普及率不高的实际,实施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助力乡村振兴计划,加大对普通话普及率低、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基础薄弱地区的扶持力度。充分利用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设施、农民夜校等,发挥农村教师作用,创新农村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语言文化活动,提高农村群众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水平。构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高质量推广普及体系,提升各族人民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语言文化素养,使“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理念深入人心。

(作者系广西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本文来源:《当代广西》2023年第5期)


文件下载: